关于教育的演讲

Author 丁家立

ms numberms794-012

Persistent Identifier
关于教育的演讲
各位年轻的先生们:
今天能与各位相识, 我非常高兴, 这是因为我一向关注学校, 并且对学术深感兴趣。 尽管多年来我的工作与美国驻华公使馆密切关联, 但是我没有忘记我的首要职责与教育相关。 来中国之前, 我曾在我的国家任教多年。 来华以后, 在进入外交领域之前, 我还是游走于学校之间。 早在三十六年前, 我就在中国创建了我的第一所学校。[1] 1895 年, 我将这所学校扩展为中国第一所大学 [2], 并担任校长长达十年之久。 在太平洋两岸积累的教学经验使我感到, 我有资格对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中国学生在美国人面前无须退缩。
海外流行着一种愚蠢的观念, 认为中国人只擅长死记硬背, 而在数学和逻辑思维、推理演绎上能力不足。 其实没有什么比这个看法更错误的了。 中国学生的确是牺牲了自己在其他领域里的才能来专门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 但我发现具有数学天分的中国男生在比例上与美国男生不相上下。 在成立现代学校之前, 中国曾经保送过几个年轻人到位于格林威治的英国海军学院接受培训, 以培养他们成为海军军官。 其中两位就成为他们各自班里的数学尖子。 我还记得我跟一位曾与二位之一同班的英国海军军官讨论时, 他说, 这个学生不仅是他班里的领导, 而且班里其他的学生对他是望尘莫及。 詹姆斯 ∙布赖斯 [3]在《现代民治政体》一书中说: "欧洲惯于把中国人看成为半文明的人民。 更确切的说法大概应该是他们在某些方面高度文明, 在某些方面几乎不文明。" 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中国文明源于四五千年之前, 他们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在探讨哲学伦理了, 而我们的祖先仅仅在几个世纪前才开始进行此类思考。
对中国人看法上的混乱是如何形成的呢 ?过去两百年来, 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学上取得了非凡的进展, 而中国人只在近期才开始进入这一领域。 中国的大众百姓仍然生活在文明思想和迷信愚昧掺杂在一起的混合状态中, 而这正与我们的祖先在几百年前所处的状态相同。 尽管如此, 当听到从头盖骨的测量结果来看, 依平均值计, 中国人的大脑比西方人的大脑更发达时, 我们不应为此大惊小怪。 将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国文明与我们的五百年文化相比, 这样的结果应在预料之中。 必须承认, 我对我们这五百年来在自然科学上获得重要进展的结果感到十分担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似乎在向我们暗示: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发明来互相残杀。 我们在地上、空中、海上, 也在地下和海底厮打, 动辄使用杀伤力强大的爆炸品和毒气, 最后结局如何, 无人知晓。
在我看来, 自远古流传下来的极有理性的儒教实为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的最高证明。 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均为儒生。 尽管人们不难看到从印度引进的佛教的寺院以及代表着没落的本土崇拜的道教庙宇仍散落在各地, 但它们并不代表中国高等阶层的宗教信仰, 他们仅能用来满足无知愚民对沉溺于迷信的自然渴求。
因此, 今天我希望跟你们一起探讨孔夫子这位伟大的中国道德和宗教的领袖。
孔子在以下几处不同于其他宗教创立者。 首先, 他既不宣称自己曾领受过什么特殊的启示, 也不曾在灵魂永恒的论题上有任何教导。 他对于生命不朽以及精神上的存在保持出奇的沉默。 他没有创造过奇迹, 但他倾心于探讨世间的人际关系。 当他的一位弟子询问死亡这一话题时, 孔子回答说: "尚未弄懂生, 如何懂得死?"[4]另一位弟子谈起智慧, 孔子回答说: "真心实意、全力以赴地履行对人类的职责, 即尊敬又远离神灵, 就能称为智慧吧。"[5] 与此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到: "大师不谈及天才、特技、疾病或者超自然力量。"[6] 当一名弟子问及他对神灵的职责时, 大师回答说: "如果对活着的人都不能履行职责, 怎么能对已经逝去的魂魄履行职责呢?"[7]
鉴于孔子这些谆谆教导的事实, 很多人会匆忙得出结论, 认为孔子的学说仅是一套道德准则, 而不是一种宗教。 这种说法不怎么正确, 因为孔子倡导祭神仪式, 特别是提倡祭祖仪式。 他既回避谈论此事, 又承认他自己对此的无知, 因而容得儒家信徒随意选择自己是否信仰神灵和生命永存。 我记得与一位资深学者探讨祭孔仪式一事时, 他说: "指责我们崇拜孔子是荒唐的。 我们儒家不相信灵魂永存。 孔子已不复存在, 我们怎能崇拜已经不存在的人呢?" 无论这位学者怎么解释, 我仍然认为, 很多儒家信徒是相信灵魂永存的。 然而, 对于这个在大多数宗教创建者的教义里大幅度出现的话题, 孔子确实保持了沉默。 在基督降世的五百年之前, 当宗教创始人通常都声称自己对上帝以及来世有很深造诣时, 孔夫子能如此坦率地承认自己对此毫无所知, 而仅对当今世间的人际关系感兴趣, 这是很了不起的。
现在我来谈一谈孔子制定的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几项准则。 当然, 你们一定不要期望在孔子的理论中找到共和思想。 孔子生活在帝制时代, 对在他之前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王统治的记录充满敬意。 天子在他生活的时代, 影响是轻微的。 中国当时被划分为诸侯列国。 各诸侯国如同现今共和国中割据各省的军阀一样, 互相争战, 干戈不断。 皇帝手中的权力与当今总统手中的权力不相上下。 孔子在关于皇权的学说上也不同于其他宗教领袖。 他认为: 当一个帝王腐败、堕落到失去百姓尊重的地步时, 百姓就有理由反抗、推翻他的统治, 推选新的领袖来取代他。 孔子思想的核心原则是尊重父母。 对我们来讲, "尊重父母"只是十条戒律中的一条。 对中国人来讲, 尊重父母则为第一重要的戒律。 尊重父母的气氛在美国先前的社会里要比当今浓厚。 必须承认, 当看到对父母不孝的行为在现今社会里比比皆是时, 一种渺小和倒退的感觉就袭扰着我的心。 我的一个小女儿在回家途中经过旧金山的一个百货商场时, 听到一个小姑娘因为她妈妈对她挑选衣服提了一些建议, 就反驳说: "妈妈, 少说点吧。 我知道我穿什么衣服好看。 "我的女儿是以传统方式抚养长大的, 从未料到一个女孩子可以这样对妈妈说话。 我还记得当她听到这个女孩子的话时感到多么震惊。
中国从帝制转变为共和国体制的两三年之前, 发生了一件出乎我们意料的事。 满族人于十七世纪中叶获得中国的统治权时, 仅被汉人视为半文明的民族。 鉴于孔子提倡父母去世以后的服丧期为三年, 汉人学者遂将每个官员离职服丧三年定为丧制成规, 而满族人早先只规定为父亲或母亲服丧一年。 此项离职一年的规定使在职的满族官员比中国官员处于更优越的地位, 因为满族官员只需离职服丧一年。 当清廷在统治后期意识到满、汉分治的做法是错误的之时, 他们废除了禁止满人与汉人联姻的规定, 并且提议将满人与汉人的服丧期一致化, 为此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 我们外国人猜想双方将采用满人的一年丧制, 令我们吃惊的是委员会居然决定不论满汉都要遵循三年丧制。
中国道德观对于孝道的过分强调使得中华民族在现实中成为一个很保守的民族。 他们从来都高度赞扬家庭这一观念。 曾有一位诸侯对孔子说: "在我管辖的范围内, 有一个人诚实到出庭作证, 揭发自己父亲偷了一只羊的地步。"[8] 孔子回答道: "诚实在我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 父亲既要庇护儿子, 儿子也要庇护父亲。 这其中也含有诚实。"[9]
尊重、孝敬长辈是无私生活的根基。 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是否承认至高无上的上帝持不同意见。 孔子当然信仰伸张正义的力量, 并称其为上天。 一些儒学家声称, 孔子心目中的天即正确的准则而不是上帝。 接受此观点又谈何容易。 举例说, 一位诸侯曾经试图向孔子暗示, 他可从自己这里寻求获得宠爱和荣华的机会。 他对孔子说: "对 '厚待灶神比祭奠祖宗牌位更重要 '这个说法, 您的看法如何?" [10]孔子回答说: "这个说法不对。 如若触犯了上天, 连祷告的对象都没有。" [11]尽管如此, 孔子提及上天时态度冷漠, 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 他不曾有过任何与耶稣提出的上帝是人类天父的信条近似的学说。
如我所提到的, 有些人认为孔子教导门徒的仅为道德观, 不是宗教。 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谆谆教导的道德观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他所教授的道德规范。
他的一位弟子曾问到, 是否有一个词可以用来管理个人与旁人之间的关系呢 ?大师的回答是: "有。这个词就是同情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2] 这也就是用否定句式表达的耶稣的金科玉律。 [13]当孔子评论一位青年的行为时, [一位弟子询问美德的含义是什么,][14] 孔子说: "爱你的同胞。"[15] 当问及知识的含义时, 他说: "了解你的同胞。"[16] 又有一次, 他的几位弟子在一起谈论各自的愿望时, 他们突然问孔子他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回答说: "我所期望能做到的是安抚长者, 忠实于朋友, 珍惜年青一代。"[17]
我大概引用了足够的孔子的言论来显示其对同胞的态度。 但是你们必须记得这位圣人为人很温和, 从不夸大其词。 当有人问他: "您对于以恩惠来报答好奇心这个原则看法如何?"[18] 他说: "那么你拿什么来酬谢恩惠呢 ?以公正的待遇报答好奇心, 以恩惠报答恩惠。"[19]
最重要的是, 孔子是一位眼光锐利的观察家。 正因如此, 他的名言累积成了一个实践智慧的宝库。 他说: "花言巧语和奉承拍马的人没有什么道德。"[20] 他还说道: "最初跟人交往时, 我听信他们的话, 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表扬。 但当有了一些经验以后, 我听到别人的话, 却要考察他的行为。[21] [我]教导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 在外面尊重长辈, 谦虚谨慎, 诚实可信, 爱心浓厚, 多行善结缘。 此外, 如果还有精力的话, 引导他们致力于礼制的研究。"[22]
孔子的许多言论都与政府有关。 他教导说, 统治者自身应成为优秀的榜样来影响臣民, 而不应粗暴地以军事力量削弱臣民。 在一次旅行中, 一位诸侯由于试图向他咨询军事战术而触怒了他, 他当即离开了宫廷。 还有一次, 他的一位弟子向他问询政府的基本要素, 他回答说: "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武备以及臣民的信任。"[23] 当提问者再次问道: "如果三者之间必须放弃一个, 应为何者?"[24] "放弃武备,"[25] 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如果其他二者也无法同时提供, 应弃何者?"[26] 提问者仍不肯罢休。 "放弃粮食," 孔子说, "因为人固有一死, 然而一旦失去信仰, 一个民族将无法站立起来。"[27] 在另一次谈话中, 他说到: "以美德执政的人可以与北极星媲美。 北极星闪耀在空中, 群星俯首向其看齐。"[28] 另有一次, 他说: "有道德的人从不孤单, 他身旁总有人陪伴。"[29]
(谢念林 译)
1. 译者注: 指"中西书院" (the Anglo-Chinese School), 又译为"天津中西学堂"。 2. 译者注: 指"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3. Viscount James Bryce (1838-1922). Modern democracies, Vol.2.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1. p.509. 4. 参见 《论语》 (Confucius: The Analects), 杨伯峻今译, 刘殿爵英译, 中华书局, 2008。 以下所引 《论语》篇章均使用此版本。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子曰: "未知生, 焉知死?" 184 页。 5. 《论语 ∙雍也篇第六》: 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96 页。 6. 《论语 ∙述而篇第七》: 子不语怪、力、乱、神。 114 页。 7. 《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子曰: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184 页。 8.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曰: "吾党有直躬者, 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 236 页。 9. 《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 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236 页。 10. 《论语 ∙八佾篇第三》: 曰: "'与其媚于奥, 宁媚于灶', 何谓也?" 38 页。 11. 《论语 ∙八佾篇第三》: 子曰: "不然,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38 页。 12.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76 页。 13. 耶稣的金科玉律: "你想人怎样对你, 你也要怎样待人。"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 ) 14. 此处原文缺损严重, 疑为: [when one of] his [disciples asked the meaning] of virtue。 此处中文翻译见文中 " [  ]" 处。 但是根据下文所引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樊迟问仁" 事, 此句内容疑有误。 15. 《论语 。 颜渊篇第十二》: 子曰: "爱人。" 220 页。 16. 《论语 。 颜渊篇第十二》: 子曰: "知人。" 220 页。 17.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80 页。 18.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曰: "以德报怨, 何如?" 266 页。丁氏此处原文为: Thus when someone asked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rinciple of rewarding curiosity with kindness?" 以 "curiosity" (好奇心) 英译 "怨" 字, 当误。 19.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266 页。 20. 《论语 ∙学而篇第一》: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2 页。 21. 此处原文缺损严重。 《论语 ∙公治长篇第五》原文: "子曰: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令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此处阙文据此翻译。 22. 《论语 ∙学而篇第一》: 子曰: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4 页。 23.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206 页。 24.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 206 页。 25.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曰: "去兵。" 206 页。 26.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208 页。 27.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208 页。 28. 《论语 ∙为政篇第二》: 子曰: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 页。 29. 《论语 ∙里仁篇第四》: 子曰: "德不孤, 必有邻。" 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