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改革

Author 丁家立

ms numberms794-008

Persistent Identifier
汉语改革
众所周知, 中国语言的书写使用象形符号, 书写规则有严格规定, 不能丝毫改变。 由于远古的中国先人智力超群, 文明开化先于他人, 其文字书写具有上述弱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社会大众尤其是商人和工匠们尚未使用表音法掌握语言、表达思想之前, 中国的先哲们就掌握了尚在开发、酝酿阶段的文字。 在象形符号的书写体系中, 他们建立了文学。 对文明来说, 这套系统的价值不言而喻, 通过历朝历代文人学者的不断完善, 成为后世景仰的不朽遗产。 当初采用象形文字作为权威性的文学表达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并没有为社会大众所理解, 文学形式的发展和口语之间并没有建立任何联系。 因此, 中国文学是要用眼睛去看的, 并不适合用耳朵去听。 如果把中国文学大声朗读出来, 听者可能如坠云里雾里, 基本上无法理解其内容。 顺理成章的是, 一方面中国的文人学者历尽千辛万苦, 不断完善其文字表达, 另一方面, 他们的方言、口语在表达上极不规范, 疏忽懒散。 在文字表达、遣词造句上是一个极端, 力争规范纯正, 文思优雅;另一个极端则是, 在发音和口语上, 马马虎虎, 不求甚解。 其他国家受过教育的人士为自己语言纯正、发音优雅而感到自豪, 但这种荣耀感在中国则荡然无存。 一个受过教育的文人的口语与一个贩车卖浆、目不识丁的苦力相比, 竟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在语音方面, 可以称得上有"语言纯正癖"的人士竟然是那些海外汉学家。 中国的文人高官, 上至状元、下至地方州牧, 根本不理会、也不下功夫去纠正自己孩提时代学会的母语 ——方言的发音错误。 比如, 在湖南省, "h" 音和 "f" 音, "n" 音和 "l" 音混淆不清。 我曾经听到一位退休的湖南籍高官讲话, 虽然他官高爵显、德高望重, 而且学术造诣深厚, 为学界至尊, 但是他竟把其祖籍湖南说成"福兰"。 当朝相国、一品侯爵大人李鸿章讲话时时常穿插其原籍安徽合肥的地方土音。 因此, 和中国官员打交道, 首先你得靠猜来领会他的意思。 所以, 当一个中国官员用浓重口音说出"学堂"一词时, 你必须马上反应过来他在谈论"学堂"——即学校。 在中华帝国芸芸百官中, 著名学者和作家张之洞[1]总督大人算得上是口音最浓重、讲话受方言影响最大的演说者。 我记得聆听过他在一所学校的讲话。 由于张的位高权重, 声名显赫, 学生们恭恭敬敬听他老人家训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话。 演讲结束后, 我把一些平时聪颖伶俐的学生叫到我的办公室, 问起刚才张大人的讲话他们到底听懂了多少, 他们毫不犹豫, 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一句没听懂。 国会在北京开会时, 照理说, 国会议员们来自同一国家, 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但是对那些来自方言口音特重省份的议员们的发言, 大家几乎是不知其所云。 比起中国学者在口头演讲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乡音浓重、不加修正的随意, 在文字表达方面, 学者们又刻意使用优雅的文言, 和口头表达大相径庭, 具天壤之别。 对于那些咬文嚼字、艰涩难懂的文言, 没有受过教育的芸芸众生当然无法领会其意。 对于中国的文人阶层来说, 以白话写作的文学简直是伧俗不堪, 令人难以接受, 这种发自内心的厌恶, 和英美品位高雅的学者对于用不合文法的俚语粗言写就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憎恨, 简直如出一辙。 中国目前正在政府层面尝试民主制度, 成败得失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唤起民智, 启迪民意。 成功之路唯有拓宽中国人民的视野, 使其不仅能看到中国国情, 更要着眼于外部世界, 放眼全球。 依我看来, 如果不在中国语言[2]方面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根本改变, 要做到上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文的书写应当向拼音(文字)的方向改革, 另外, 文学形式应当以白话为基础。 当然, 这两个方面也已取得了不少实质进展。 教育部已经采用了一套使用中文文字的拼音系统。 这套系统差强人意, 已经渐渐被应用普及。 到现在为止, 这套拼音系统和中国方块字混合运用, 就像在日本一样, 汉字和假名共用, 然而, 区别在于, 在中国, 一句中文整句用方块字书写, 边上附以罗马拼音。 另外, 受过教育的人们在其演讲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豪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改进。 影响他们的有两大要素: 一是随着学堂的大量设立, 校方必须和学生经常沟通交流;另外, 议会的议事程序, 要求议员们注意口头演讲, 务使表达清晰, 词能达意。 这两个因素使得口头表达在社会层面上受到充分重视。 以白话为基础的文学取代沿袭千年的文言, 在实施上要比预期的难得多。 由于中文方块字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主要是针对眼睛, 而非耳朵, 而言简意赅是文字表达的不二法门。
中文方块字是单音节文字, 而口语则是使用双音节或多音节。 在中文书写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一个方块字就能达意, 而在口头表达上往往需要至少两个字才能把意思说清。 所以, 口语因其普及性和广泛性已经成为优雅却艰涩的文字表达的克星。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假以时日。 在欧洲, 同样的战争曾经在学者和平民百姓之间以另一种形式进行, 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俚语方言逐渐取代了艰涩难懂、佶屈聱牙的拉丁语言文字。 因此, 我们希望公众意愿最后能取得胜利。 中国目前所有的报纸所用语言已经是比较精练简单的文字, 有的甚至以白话文面世。 山西省目前是全国在这方面取得最为骄人成绩的省份, 因为山西省人民没有受到前几年全国其他省份深受其累的政治冲击。 辛亥鼎革以来, 山西省没有换过省主席。 现任主席阎锡山 [3]籍贯山西, 多年来奔走呼号, 为本省人民谋福祉。 他已经规定本省各学堂必须把中文拼音列为必修之课。 对学生来说, 要掌握一定的中文词汇量, 学习文字表达, 需要多年的勤奋学习, 博闻强记。 只要古老的书写系统存在一天, 广大人民就无望摆脱文盲的窘境, 因为他们不可能花得起那么多时间来掌握一套复杂难懂的文字系统。 而拼音系统从学习到掌握只需要两到三个星期, 如果采用一个以白话文为基础的文学系统, 我们就能寄望于看到新一代的中国人民民智顿开, 换来共和新政的全面成功。
丁家立撰
任职多年的北平美国公使馆中文秘书。
(叶鼎 译)
1.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 号香涛、香岩。 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大力倡导"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 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2. 编者按: 此处所指的语言改革(the Chinese language)当包括语言、文字两个方面。 3. 阎锡山(1883 —1960), 字百川、伯川, 号龙池, 山西五台县人, 同盟会会员。 辛亥革命爆发后, 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起义。 民国时期, 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 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山西省政府主席,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 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