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犹太人聚居区

Author 丁家立

ms numberms794-006

Persistent Identifier
开封的犹太人聚居区
两年前, 我有一个到访开封的机会, 探访那里的犹太人聚居区。我自然兴趣有加, 然而, 结果让人扫兴, 存留的遗迹竟然是如此之少, 令人游兴索然。除了街上偶尔一见的具有犹太风格的城市特征外, 几无遗迹可言。
加拿大圣公会怀履光神甫 [1] 对保护犹太会堂的残垣断壁情有独钟, 但是昔日辉煌的犹太会堂已经荡然无存, 残垣断壁也灰飞烟灭, 无处可寻。旧日的犹太会堂地基被怀履光斥资买下, 如今这片空地被租给基督教男青年会作为他们的运动场。原先竖立在犹太会堂前的石碑因抢救及时而免于遭受灭顶之灾, 如今珍贵的石碑竖立在加拿大圣公会教堂前。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痕迹, 有的字迹脱落, 有的漫漶不清, 但是其中两块石柱上的文字还清晰可辨。我把石柱文字仔细拓下来, 当然, 文字的翻译已经在七十年前由香港的史密斯神甫完成 [2]。译文显示, 如今已经漫漶不清的词句在七十多年前翻译的时候应当是完好可认的。例如, 从译文可以看到, 犹太人的祖先来自印度, 而经过岁月的无情摧残, "天竺国" 三个汉字如今在碑上已经无法辨认。这些字迹在原碑上是肯定存在的, 这点毫无异议。在第二块碑上, 我们还能读到这样的句子: 犹太人的鼻祖亚当来自印度。现存两块石碑的制作年代应当分别是明代弘治二年, 即公元一四八九年, 以及明代正德七年, 即公元一五一三年。[3] 在译文中有数处, 我不敢苟同史密斯神甫的翻译。显而易见, 为了更为准确地编年, 碑文作者的原意非常清楚, 亚伯拉罕生活在中国周朝第一四六年, 即公元前九七六年 [4], 这个纪年把亚伯拉罕生活的年代向后推了一千年, 而译者却把年代定在了公元前两千年的尧舜时代。摩西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周朝第六一三年 [5], 也比原来普遍认为的年代晚了一千年。我认为, 译者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证明石碑纪年的准确性, 而试图说明石碑一开篇就明言亚伯拉罕是盘古或亚当的第十九世孙。
我必须捍卫这些早期石碑的作者的观点, 而批评译者对原作者的职衔的翻译之误, 这样的职衔翻译在我所看到的每一份引述中都提到了。译文如下: 开封县学增广生员金忠撰;西安府学廪膳生员曹卓镌, 开封县学廪膳生员蒲儒刻碑。"增广生员" 一词原意是生员或秀才在恩科中得到的学衔, 也就是说, 朝廷恩典, 颁诏在原先恩赐的生员和秀才人数之外, 另加恩科拔擢优秀人才。而所谓"廪膳生员"则指那些领朝廷津贴的生员和秀才。由于翻译的差错, 曹卓和蒲儒这两位可怜的原本获领朝廷恩赐津贴的生员, 在译者笔下, 其所享荣誉反而成了不光彩的代称。事实是, 这三位都是当地享有盛名的博学鸿儒。通常认为这三位学者都是犹太社区中的一员, 可能此言不虚。在中国, 每当宗祠庙宇等公共设施开张大吉, 总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缙绅硕儒撰文歌功颂德, 然后勒石成碑, 以志永念, 这是千年传统, 行之不衰。撰写者根据史实把这些涉及犹太祖先的故事写进文章中, 不仅如此, 他文思泉涌, 对这些故事加以润色渲染, 使之读来朗朗上口, 既有史实, 又富于文学色彩。从开封犹太会堂的碑文所呈现出的证据, 我可以断言: 中国多年来由文人撰碑文的传统在这里被一如既往地继承, 而且碑文绝对不可能是犹太人所写。两篇碑文通篇弥漫着自视高人一等的口吻和语调。而我们知道, 犹太教义和儒家学说实际上是完全相同的。
碑文中引用 《易经》 比比皆是, 犹太教教义被总结如下: "主旨无非是敬天敬祖、忠孝双全、孝亲爱幼, 和儒学中强调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如出一辙。" 第一碑中如此说道: "敬天祭祖, 人之至礼, 未能恪守, 则伦常尽失, 无以立足。故春秋两季, 郊祀大礼, 祭祖敬天, 慎终追远。祖宗虽远, 祭祀不可不诚, 家景虽贫, 祭祀不可不敬。宜牛羊豕三牲贡献, 尽人子职责矣。" 显而易见, 这些教条并不来自 《旧约》。
和其他碑文相比, 纪年为一五一三年的碑文读来就更像一篇儒学鸿文。然而, 根据碑文而来的译文却有多处误译, 人们耳熟能详的 "道" 在此被译作 "永恒真理"。
两篇碑文的语气显示, 在碑文创作的年代, 犹太人社区已融入当地的人文和社会环境。
至于在这些碑文中可以发现的历史事实, 公元一五一三年的碑文如此说: "该宗教早在汉代就传入中国。" 毋庸置疑, 这种说法完全基于传统, 由于没有证据, 我们既不能怀疑这种说法, 又不能相信。不能据此认为汉代就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即是开封犹太人的祖先, 因为碑文中明文说明 "我们的祖先在宋朝 (公元 960-1279 年) 从印度迁来中国"。另外, 第一个犹太会堂于宋朝隆兴元年 (公元 1164 年)[6] 竣工完成, 元朝至元十六年 (公元 1296 年)[7] 重建。在文中, 对每次修整、加建的记录, 不厌其烦, 面面俱到。从碑文中, 我们也了解到分为 53 节的希伯来 《圣经》 就存放在会堂。明代天顺年间 (公元 1457-1465 年), 位于明伯 (Ming Po) 的犹太人社区捐赠了新版的 《圣经》。碑文最后最为令人神往, 因为它表明了当时中国确实存在着其他犹太人社区。我曾经听说过好几个传闻, 说犹太旅行者曾在山东和蒙古等地发现当地有人说一种与意第绪语[8] 相关的语言, 而这种语言普遍认为已经绝灭了。尽管这些传闻并没有得到最终证实,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都被认为是谣言。但是如果这些传闻是真实的, 远在蒙古和山东等地就也有犹太人的聚居地。
开封碑文对于犹太会堂内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节描述, 对于安息日[9] 的宗教和庆典仪式不厌其烦地提及。碑文中提到犹太历史上各朝代的英雄的名字, 如数家珍, 耳熟能详。因此, 在第二块碑上,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文字: "开天辟地, 混沌初始, 我们的先祖亚当把祖宗衣钵和教义亲自传给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传给以撒, 以撒传给雅各, 雅各传给十二位族长, 他们又传给摩西, 摩西传给亚伦, 亚伦传给约书亚, 约书亚传给以斯拉。" 更古老的石碑列出的传承名单要短得多: 亚伯拉罕把教义传给摩西, 然后传给犹太教的伟大改革者和先知教父——以斯拉。我觉得在这里我有义务批评碑文作者以及译者在历史准确性上犯下的谬误。碑文作者论述犹太人的祖先在宋代到达开封 (汴梁), 并受到了皇帝的热诚召见。皇帝 (宋孝宗隆兴元年, 公元 1163 年) 颁旨曰: "归我中夏, 遵守祖风, 留遗汴梁。"[10] 而 "汴梁" 之名是开封在元朝的称呼, 宋代并无此叫法。宋代的正确叫法是汴京。碑文继续写道, 犹太教堂于隆兴元年 (即公元 1163 年) 开建。而隆兴是南宋第二个皇帝 (孝宗赵昚) 的年号, 此时, 开封已经沦落北方鞑靼之手——他们于 1127 年攻陷开封, 宋室被迫南渡, 定都南京[11]所以, 此时孝宗定居南京, 不可能是他在开封欢迎犹太人。犹太人的到来起码应该上溯两代人, 也就是在开封沦陷前的五十年。
外国旅行者对中国的记述最早来自于一位穆斯林, 他在九世纪的唐代到访过中国的南方。他在游记中记录道: 在广州和南方的其他城市中, 他曾看到过大量外国人。
阿布∙扎伊德∙哈桑 (Abu Zeid al Hasan) 所作的游记中有这样的论述: 一帮绿林好汉在一个名叫贝朱 (Bei Chu) 的人的领导下, 攻陷了中国南方。广州陷入匪手, 市民们惨遭涂炭。这位阿拉伯旅行者在游记中写道: "对中国事务异常熟悉的中国通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 除了有大量中国居民惨遭屠杀, 约有 12 万之巨的穆斯林、犹太人、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被戕害, 因为他们撞在枪口上了。"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九世纪的广州居住着大量外国人, 犹太人和基督徒都为数不少。
斗转星移, 四百年以后, 已经是元朝忽必烈的时代,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那时中国北方有为数甚巨的外国人, 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在《马可波罗游记》 中, 我只找到一处提到犹太人, 那是在他对于满州王子那言 (Nayan) 谋反的记录里: 那言联络周边几个部落一起抗拒忽必烈汗。按照马可波罗的说法, 那言已经皈依成为基督徒, 并在他的战旗上绣上十字架以明其志。在此, 我想引用一段 《马可波罗游记》 中的文字: "伟大的忽必烈汗王荡平那言部落, 大汗发现部落中有很多其他种族的人, 如撒拉逊人 [12]、偶像崇拜者以及犹太人, 还有很多并不相信上帝, 但是被看作是基督徒的人, 这是因为那言把基督教的十字架标志绣在了部落的大旗上。这些人就开始奚落基督徒: '瞧, 你们的上帝的十字架到底给了信奉基督的那言什么宝贵的帮助?' 这种喋喋不休的絮叨最后一直上达天听, 传到了忽必烈大汗的耳朵里。大汗闻听, 他立刻尖锐地反驳了这些针对基督徒的指责和嘲讽, 并要求所有的基督徒一如既往地胸怀一颗善良的心: '因为, 如果十字架没有对那言伸出救援之手, 那是因为那言不忠不义, 是违逆上帝旨意的反叛者, 因此, 你们的上帝的十字架没有帮助他冒天下之大不韪, 本身就是伸张了正义。'" 看来马可波罗时代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大多数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是从北方陆路进入中国的。而居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一定是通过南部海路从印度进入中国的。
有关河南犹太人聚居区的消息最初是通过耶稣会传教士传到欧洲的。这些耶稣会教士早先在明代宫廷任职。开封的一位年轻犹太人曾专程到北京拜谒了利玛窦, 耶稣会才派人到开封实地调查。通过耶稣会传教士, 欧洲的犹太人第一次听说了河南的犹太人社区。以希伯来语书写的信件频繁来往于伦敦和开封。居住在开封的犹太人被耶稣会传教士首次介绍到欧洲的时候, 他们的境况正日薄西山, 往日的繁荣和富足已如过眼云烟, 而且, 生活条件日趋没落, 一年比一年贫困, 直到今日, 河南的犹太人几乎"绝灭"了。一八五零年, 香港的史密斯神甫本人对此有浓厚的研究兴趣, 另外, 当时的新教传教团和犹太商人到访开封, 希望重振犹太人昔日辉煌, 但是没有成功。新教传教团在做最后一次努力之前, 太平天国起义又对开封完成了一次灾难性的洗劫。十六世纪, 犹太大教堂被形容为一栋高三百尺、宽一百五十尺的雄伟壮丽的大楼;一八七零年,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一堆废墟。我还听说, 两年前, 这座昔日的大教堂连一块砖头都没能留下来。
居住在开封的中国人一直认为当地的犹太人是穆斯林的一支。当地中国人把他们称为 "挑筋回回" 或者 "挑筋子"。我们应当还记得在 《创世纪》 中, 雅各和天使一夜共处, 天使触碰了雅各的膝盖弯曲处。"因此, 以色列的人们从此不食用能蜷缩的筋状物 ——因为天使触碰了雅各的膝盖弯曲处。" 《犹太百科全书》 中有关中国开封犹太人聚居区一文的作者, 试图从这一称呼论证犹太人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因为他认为, 在中国人眼里, 比起挑出筋络这样的饮食习惯而言, 犹太教士主持的宗教仪式要更有说服力。我对这样的论证大不以为然。其论点是, 犹太人刚到开封时, 他们拘泥于遵循犹太教所有宗教仪式的繁文缛节, 谨小慎微。而实际上,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初来开封的犹太人只是一帮商人, 另外, 他们和他们的祖先在迁移到中国之前, 已经在印度生活经年。
开封犹太人聚居区的历史能让我们学到两个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一, 做生意的犹太人在中国可谓遇到了真正对手, 势均力敌。他们没有从中国邻居那儿取长补短, 充实自己, 反而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 耗尽资源, 再无进取。如此年复一年, 他们逐渐远离了昔日的辉煌, 沉沦下去, 挣扎在贫困线下, 直到有一天, 他们彻底放弃, 自甘堕落。
我们今天可以从开封犹太人的经历中学到的第二条教训就是: 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异乎寻常的吸收和同化能力。中国人浩如烟海, 总数像天文数字, 外来的溪流一旦汇入, 立即遭受"灭顶", 而失去自身的特点。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公元八世纪, 第二次传入是在十三世纪, 然而, 教堂在中国的茫茫人海中, 窒息而亡。犹太人有着辉煌的过去, 但是, 他们的宗教仪式、教义和传统在周围中国人的影响下, 一点点地被同化、修正和改动, 转而迎合中国人流传有年的信仰和迷信, 直到犹太宗教逐渐像汇入大海的小小溪流一样变得无影无踪。
阿拉伯人直到今天仍保留着他们自己的文化的特点, 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定居的人数十分庞大。不管何时何地, 只要外来的人口占少数, 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分化力量立即全速展开。近代天主教和新教使团保留了他们的个性, 是因为西方的传教士们前仆后继, 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试想, 如果这些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魄力的人们被撤回西方, 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后果, 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中世纪基督教社团和开封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叶鼎 译)
1. William Charles White (1873-1960), 中文名为怀履光。加拿大圣公会派遣至中国的教团的神甫。先在福建传教, 后转到河南, 开拓传教区域, 任加拿大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毕生从事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著作等身。著有 《中国犹太人》 一书 (Chinese Jews: A Compilation of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Jews of K'ai-Feng Fu, 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1966)。 2. 译者注: 1850 年, 香港主教 George Smith 派遣两名华人基督教徒到开封访问了开封府犹太人, 找到一些手稿和抄本。 3. 译者注: 此处注明的年代和史实有出入。"重修清真寺记碑"完成于明代弘治二年, 即 489 年, 无误。"尊崇道经寺记碑"完成于明代正德七年, 当为 1512 年。 4. 周朝 146 年, 当为公元前 900 年。 5. 译者注: 周朝 613 年, 即公元前 433 年。 6. 此处有误。公元 1164 年当为隆兴二年。 7. 此处有误。元朝至元十六年当为公元 1279 年, 公元 1296 年为元朝元贞二年。 8. 又被译为依地语, 是一种为犹太人所使用的国际语。 9. 安息日是犹太教的重要节日。 10. 节录自纪年为明代弘治二年 (公元 1489 年) 的 《重修清真寺记》 碑文原文。 11. 译者注: 此处恐有误。此南京恐是指位于南方的京城, 和今日的南京非为同一地方。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12. 撒拉逊人, 一指希腊人和罗马人对十字军东侵时的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的总称, 二指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之间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