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立年谱 (Tenney's Chronology)

Author 王晓燕 编撰

Persistent Identifier
丁家立年谱
1857 年(咸丰七年丁巳)
丁家立 (Charles Daniel Tenney)[1], 1857 年 6 月 29 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郊。
丁 (Tenney) 氏家族为丹麦移民美国之旺族, 后代遍及全美。至今丁氏家族联谊会还非常活跃。20 世纪初起, 丁家后人就开始收集资料编写族谱。据 1904 年出版的丁氏族谱记载, 丁家立是家族中第八代。
丁家立的父亲, 丹尼尔 ∙丁 (Daniel Tenney), 1816 年 12 月 10 日生于新罕布什尔州罗金厄姆县 (Rockingham County, New Hampshire) 郊外一个叫切斯特 (Chester) 的小镇上。丁的祖父为塞莱斯∙丁 (Silas Tenney, 1772-1834), 祖母为瑞贝卡 ∙丁 (Rebecca B. Tenney, 1773-1873)。
1841 年, 丁的父亲从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大学毕业。1844 年, 与丁家立的母亲玛丽 ∙帕克 (Mary A. Parker, 1822-1866) 结婚。丁父一生为专职牧师, 第一个正式职务是在俄亥俄州牛津郡 (Oxford) 初创的"新学校", 即基督教长老教会第二堂做牧师。与此同时, 他与其他教友创建了西部女子神学院 (the Western Female Seminary), 并被校董事会推举为第一任董事长。丁家立出生前不久, 丁父被聘为位于麻州东北部埃塞克斯县 (Essex, MA) 的公理教会中心教堂的专职牧师, 全家移居波士顿。丁家立出生时, 上边已有两位姐姐。[2]
1858 年(咸丰八年戊午), 一岁
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 《天津条约》。依条约第29款及附属的 《中美条约》, 中国将允许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并允许传教士进入内地传教。自此, 大批美国传教士赴中国传教。
1860 年(咸丰十年庚申), 三岁
据全美人口普查, 丁家立此时居住在马萨诸塞州东北部的埃塞克斯县 (Essex, MA)。
是年, 丁父 43 岁, 母亲 37 岁, 两位姐姐伊丽莎白12岁、朱丽叶 10 岁, 丁刚满 3 岁。
天津开埠。丁家立成人以后来到中国, 在此地生活工作得最久。
1862 年(同治元年壬戌), 五岁
丁父受聘于位于波士顿劳伦斯镇上的公理教会中心教堂, 做专职牧师。
9 月 9 日, 弟弟威廉 (William L. Tenney) 出生[3]
1866 年(同治五年丙寅), 九岁
丁的母亲去世。
1868 年(同治七年戊辰), 十一岁
是年, 丁父51岁, 再婚, 迎娶 48 岁的玛丽亚 ∙本森为妻。
1870 年(同治九年庚午), 十三岁
尚无资料显示丁父具体供职之处, 此时丁家已移家至俄亥俄州利清县 (Licking, OH)。据全美人口普查记录, 此时丁家居住人口记录为丁氏夫妻及四个孩子, 包括老三丁家立。
5 月 23 日, 中国发生"天津教案"。痛恨洋教的民众杀洋人及教民 20 人, 火烧望海楼教堂。为平息事态, 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委托外交经验丰富的李鸿章出面调停。
1872 年(同治十一年壬申), 十五岁
清政府计划选拔幼童分四期出洋留学[4]。是年8月, 容闳率领首批留学生赴美。此计划先后送出幼童120名, 学生中包括一批后来对晚清与民国初期的中国颇具影响之人物, 如詹天佑、梁敦彦、蔡绍基 [5]、唐国安 [6]、唐绍仪 [7]等。
1874 年 (同治十三年甲戌), 十七岁
丁家立承继家庭传统, 进入达特茅斯大学学习。
1878 年 (光绪四年戊寅), 二十一岁
丁家立以优等生资格毕业于达特茅斯大学, 获文学学士 (B. A.) 学位。
1879 年 (光绪五年己卯), 二十二岁
丁家立进入俄亥俄州的欧柏林神学院 (Oberlin Theological Seminary) 学习神学。
1880 年 (光绪六年庚辰), 二十三岁
据全美人口普查, 丁父此时居住在新泽西州的伯灵顿 (Burlington, NJ), 再次鳏居。
是年 7 月, 李鸿章经奏准, 在天津开设水师学堂。
1881 年 (光绪七年辛巳), 二十四岁
1 月 5 日, 欧柏林神学院学生史鼎盛 (Martin L. Stimson) 给美国外国使团委员会写信, 请求准许该学院学生社团参与对外传教之工作。他们组建了一支由十二名同学参加的团队 [8], 首批去中国传送上帝的福音。该请求获准, 这一团体被称为"欧柏林团队" (Oberlin Band), 又称"欧柏林中国团" (Oberlin China Band), 丁家立便是该社团的骨干。除了传教, 这个团体还有一个宏伟目标: 想在那里办教育并建成一个欧柏林 —山西学院。秋季, 史鼎盛携妻子艾美丽 (Emily Stimson) 先行出发, 去中国打前站。
同年, 受清朝顽固派阻挠, 中国官费留美幼童学生全部奉诏回国。
1882 年(光绪八年壬午), 二十五岁
毕业于欧柏林神学院, 获神学学士学位 (B. D. )。[9]
3 月 29 日, 与在纽泽西出生、时年 23 岁的安娜 (Anne R. Jerrell) 小姐结为连理。婚礼在新娘家所在的新泽西州布莱顿 (Bridgeton, NJ) 附近的安德鲁教堂举办。新娘的父亲为鲍尔 ∙杰瑞 (Bower S. Jerrell), 母亲为艾维拉 ∙杰瑞 (Elvira J. Jerrell)。
婚后, 丁家立夫妇作为基督教公理会成员与其他几位年轻的欧柏林"中国团"成员赴远东。一行人于秋天经保定到达山西太原, 住进事先由史鼎盛买下的房子里。
11 月 3 日, 太原例会, 鉴于当时在太原的还有其他国家及不同教派的传教士, 他们选择在哪里建立布道中心以利于长远发展显得至为重要。[10]
1883 年 (光绪九年癸未), 二十六岁
3 月 7 日到 20 日, 史鼎盛与丁家立在开春后用两周时间勘察汾河周边地区, 收集资料。
5 月 5 日例会, 众人同意不在太原府设布道中心。
5 月 29 日例会, 传教士们为决定在何处设置布道中心进行了一次非正式投票, 平遥为首。31 日, 再次投票, 仍为平遥。丁家立投票在太谷设点。在山西的几年中, 丁家立与史鼎盛就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理念上发生过很多冲突。
除平遥外, 年轻的传教士们 "决定以太谷为公理会布道中心。于是文大夫在里满庄设医, 丁先生专任布道, 及办理学校事件"[11]。随着更多传教士的到来, 后来的十几年中, 太谷公理会逐渐形成规模。[12] 但在最初的几年, 丁家立与妻子希冀改善乡村卫生条件、提高百姓生活水准, 特别是希望建立学校的梦想因中国乡村民智闭塞、鸦片横行的现实而显得遥不可及。他们因失望而希求另辟蹊径。
1884 年 (光绪十年甲申), 二十七岁
3 月 6 日, 丁陪同安娜在上海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詹姆斯 ∙丁 (James B. Tenney)。詹姆斯成人后安家于美国亚利桑那州, 成为一名地理学者。
6 月 19 日, 丁家立夫妇带着新生婴儿返回太谷, 继续传道。
1885 年 (光绪十一年乙酉), 二十八岁
4 月 26 日, 二子艾伯特 ∙丁 (Albert S. Tenney) 出生。
1886 年 (光绪十二年丙戌), 二十九岁
是年秋, 因在理念上不断产生分歧, 丁正式辞去公理会传教士职位, 移居天津。[13]
失去教会职务后, 丁亟需重新觅职。时值洋务运动, 西学渐热, 朝廷放宽对科举制下的旧学堂外的各类中西学堂的限制, 形势和环境与丁家立的教育救国主张正相契合。是年, 丁于天津 "英租界达文波路 (今建设路) 北头租用一幢楼房, 开办一所标榜不带宗教色彩的天津中西书院 (the Anglo-Chinese School)[14], 自任校长, 招收学生数十人"[15]。自此, 丁对该校管理一直亲历亲为, 直至他于 1895 年正式接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1887 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 三十岁
9 月 13 日, 丁家立的第三个儿子出生, 起名瑞曼德 ∙丁 (Raymond P. Tenney)。他后来获美国哈佛大学法律学位, 毕业后返回中国进入美国外交界, 并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外交官。
1888 年 (光绪十四年戊子), 三十一岁
丁在天津办西式学堂, 教育有方, 口碑渐丰。李鸿章闻其名, 聘其为家庭教师, 让自己的两个幼子及一个孙儿从丁家立学习西学。自此, 丁上午操办学校之事, 午后去做家教, 每日出入总督府衙门, 得以接近李鸿章;通过李, 进一步结识了盛宣怀等一批上层官僚。
同年, 获得母校达特茅斯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M. A.)[16]
1889 年 (光绪十五年己丑), 三十二岁
在英文杂志 《中国评论》 上发表文章, 标题为 "中国教育中的英语语言"。
在此期间, 丁家立参加了侨居天津的美国人组织的 "文艺辩论社"——一个非宗教的社交团体。他们每周二晚活动一次, 团员们一起读书、讨论, 就时事进行辩论。丁家立夫妇是这一团体的积极参与者, 丁则经常成为辩论的主角之一。
据天津出版的英文报纸 《中国时报》 (the Chinese Times) 报道: 12 月初的一个周六晚上, 丁家立邀请理查德牧师到他开办的中西书院用中文给学生上了一堂有关 "电学" 的课, 听讲人甚多, 其中还包括李鸿章的孩子。理查德牧师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演示, 听众们对他的讲演报以极大的热情。
1890 年 (光绪十六年庚寅), 三十三岁
出版 《丁氏英文》, 此书专为中西书院学生学习英文而编写。
感恩节前不久的11月12日, 女儿柔丝 (Ruth G. Tenney) 出生。
是年, 丁家立的父亲、时年 74 岁的丁牧师正式退休, 定居加州圣地亚哥。
1892 年 (光绪十八年壬辰), 三十五岁
继续为中西书院的教学编写教科书。《丁氏英文语法》 (又译 《丁嘉立英文法程》) 出版[17]
是年, 从美国耶鲁大学工程学院学成归来的詹天佑主持建成滦河大桥, 全长 305 米。这是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座铁路桥。
1893 年 (光绪十九年癸巳), 三十六岁
2 月 3 日, 小女儿玛丽 ∙丁 (Mary E. Tenney) 出生。
是年 11 月 1 日, 在李鸿章的鼎力支持下, 由官商捐建的北洋西医学堂正式在天津开办。该学堂主要是为北洋水师军医院培训医官, 亦为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堂[18]。建校之初, 因中西文皆通的学童甚少, 丁家立所办的中西书院, 顺理成章地成为其生源基地之一[19]
1894 年 (光绪二十年甲午), 三十七岁
7 月 1 日, 中、日两国宣战。9 月 1 日, 清廷向日本求和。
自 1894 年 3 月起至 1896 年 6 月底, 丁又兼任美国驻天津公使馆的副领事兼翻译。
1895 年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 三十八岁
丁家立协助盛宣怀规划建立仿西方教育体系的高等学堂。经缜密商讨并起草各种章程后, 9 月 19 日, 津海关道盛宣怀禀北洋大臣王文韶: "伏查自强之道, 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 尤宜以设学堂为先。" "况树人如树木, 学堂迟设一年, 则人才迟起一年。"[20] 提出仿效西方大学堂之法, 设立头等、二等学堂各一所, 同时附上与丁家立酌议的天津头等、二等学堂章程、功课、经费等, 拟出各款详细章程, 并明列经费筹集办法。
9 月 30 日, 王文韶将此奏折转呈光绪帝。光绪帝于 10 月 2 日 (农历八月十四日) 批准立案, 由盛宣怀倡捐集资创办西学学堂, 聘丁家立为总教习。最初校址为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的旧址。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创办成立时, 拟设督办 (名义校长 ) 一人, 总办 (总理全校事务) 头等学堂、二等学堂各一人, 总教习 (总管教学) 一人。督办由创始人盛宣怀兼任。盛调任后由继任津海关道兼任, 沿袭成例。总办原拟头等学堂 (即今之大学本科) 由宪台札委二品衔候选道武廷芳担任, 二等学堂由札委同知衔候补知县蔡绍基担任。总办一职直到 1897 年才实际设立, 改为一人, 由王修植担任。总教习由丁家立担任。盛宣怀兼为名义校长, 实际学堂事务由总教习丁家立总理。丁家立也以"校长"自居, 在办公签字和他的著作上都自署为 "President" (校长)。[21]
因其兴办教育有功, 丁家立被授予大清三等一级双龙勋章一枚。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 三十九岁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更名为 "北洋大学堂"。
学堂设头等学堂 (大学本科)、二等学堂 (预科)。头等学堂设专门学 (系) 四门: 工程学、矿物学、机器学、律例学 (法律)。
办学之初, 教材匮乏。鉴于当时专门针对教授中国人学英文的教材寥寥无几, 丁家立三年前为中西书院教学所编的 《丁氏英文》 及 《丁氏英文语法》便被定为教科书, 再版印刷后由丁直接出售。[22] 其后, 丁氏教材不断再版, 并被编入 《北洋大学丛书》。
1898 年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 四十一岁
所著 《亚洲地理》 一书, 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出版社在上海出版。
北洋大学堂从京奉路局之请, 为特设铁路班两班, 当时名之曰铁路学堂, 专门造就铁路工程人才。[23]
1899 年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四十二岁
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第一班毕业, 王宠惠[24]、王宠佑[25]、关应麟等皆为班里的高才生。
丁按西式教育方法办学, 不仅启用外教, 在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上全面仿照西方大学。同时丁家立指导和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特别倡导学生要强健体魄。是年, "由于天津北洋大学的总办(校长)王少泉和该校教务长丁嘉立(英国总教习)二人的倡议, 举办运动会, 邀请水师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校参加, 是为我国最早邀请性与对抗性校际运动会"[26]
1900 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六年正月, 颁发头等学堂第一班 (届) 毕业生考凭 (毕业证书)。
第二班课程已竣, 毕业考试尚未开始, 便遭兵燹。学堂校舍在 (八国) 联军围困天津过程中被破坏, 校务中断。自此至光绪二十八年 (1902) 重新恢复, 北洋大学堂被迫停办两年。
是年, 因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联军攻陷天津后, 西人公举丁家立代理天津县事务。其时, 天津城内外均设巡捕房, 总局名曰都统衙门。丁被聘为都统衙门汉文秘书, 兼任翻译, 并斡旋于清政府与联军间, 协助办理外交事务。丁在此职工作到 1902 年。
1901 年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四十四岁
大清帝国与十一国列强签订庚子之乱的赔款协议——《辛丑条约》。
因庚子战乱, 原计划选派出国留学的学生未能成行, 盛宣怀通过上海南洋公学资送北洋大学堂毕业生及头等学堂学生数人赴美留学。
6 月 24 日, 鉴于丁家立在远东服务所取得的成就, 达特茅斯大学校董事会决定授予他以荣誉法学博士称号 (LL. D)。丁接到母校塔克校长 (President William J. Tucker) 7 月寄来的通知后, 于 8 月 18 日亲笔写信向校长致谢: "无需赘言, 母校予吾之丝毫奖励都远胜于家立从任何他处所获之荣誉", 并表示近期可望有机会返美, 届时会拜访母校。但他回国时因行程匆忙, 未能有机会访问母校。[27]
丁此次赴美之主要原因是为北洋大学堂校舍重建争取援助。八国联军进津时, 校舍先为美军所占, 后变成德国军营, 设备、文档案卷多遭毁坏。后虽有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与联军交涉, 但未有结果。丁自告奋勇, 帮助请愿。是年秋, 丁先返美, 拟以道义及教育等符合美国利益之说说服政府敦促德国速予解决问题;后又访问欧洲, 亲赴德国办交涉, 最终从德国获得赔偿。
11 月 7 日, 李鸿章卒。[28]
1902 年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四十五岁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委任丁家立兼直隶高等学堂总教习、直隶全省西学督办, 并兼保定学堂总教习。[29]
是年春, 丁乘船经夏威夷返华, 从德国政府索取偿金白银五万两。"袁世凯当即指定在武库废墟重建北洋大学堂校舍。" "武库坐落在天津城北八里的西沽村以北, 占地约三百五十亩。原为天津老三营的兵器库。"[30] 丁家立主持重建校舍, 正名为北洋大学堂。学者称此为 "北洋大学第一次复兴时期"。
丁利用其在美的关系, 为重建的大学寻找师资。他在给母校校长塔克的信中告知: 北洋大学堂虽遭战乱破坏, 但重建并扩大规模即在眼前, 请求校长帮助特别留意年轻的毕业生, 推荐适合来中国教书的人选。[31]
是年 10 月 24 日, 丁家立的父亲丁牧师在圣地亚哥病逝, 并于次日下葬。[32]
1903 年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四十六岁
在西沽新建的学校包括教学大楼一座, 和洋教员宿舍楼、中国教员宿舍平房及学务处等办公用房。原有大库房八座, 两座改为教室, 六座改为学生宿舍。1903 年 4 月 27 日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 正式复校, 教学大楼正门门额书 "北洋大学堂"。大学堂延请丁家立为总教习, 同时学校设立 "留美学堂监督" 一职, 由丁兼任。
校友李书田回忆当时情景, 赞丁家立 "用赔偿费五万两, 添筑伟大校楼一所, 上建四面钟塔, 高耸津沽, 蔚然学府。白河堤畔, 武库旧址, 遂一变而为大学讲学之所。房屋逐年添建, 设备愈益充实。夹道桃堤, 南接西沽, 数年成荫, 蔚为名胜。是时法科工科各学门, 除机械工学门外, 均继续办理", "北洋之得于庚子后复兴, 而蔚为东方有名学府者, 皆丁先生之功也"。[33]
因为重建北洋大学堂的功绩, 丁家立被授予大清二等三级双龙勋章。
1905 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四十八岁
丁著 《亚洲地理》 一书, 因其实用性而由伦敦麦克米兰图书公司再版并多次印刷。此书为 76 页精装, 包括 11 幅地图。书中的标注是特意针对学英文的中国同学所备。所有地名均有中英文双注, 每个省份也都分别详细说明, 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参考书之一。
是年, 清廷派端方等五大臣前往各国考察政治。经直隶总督袁世凯照请, 北洋大学堂总教习丁家立开列优等学生名单, 听候带往各国分科留学。
1906 年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四十九岁
迫于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袁世凯不得不将丁家立所兼数职, 包括北洋大学堂总教习、直隶高等学堂总教习、直隶全省西学督办及保定学堂总教习等职务解除。《纽约时报》 2 月 5 日以 "美国教育家在中国被开缺: 民族情绪迫使总督将丁家立解职" 为标题报道: "直隶总督袁世凯已将洋人教育总监丁家立博士解职。过去三年里, 丁在省内建立起一套西式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大清的样本。但近来对用洋人管理学校的反对声逐渐升温, 特别针对丁家立, 因为他是个美国人。袁世凯告诉丁博士, 他非常感谢丁所做的工作, 但自己的对立面太多, 此举实出于不得已。" 丁被迫辞去所有职务, 只保留大清留美学生监督一职。
5 月 31 日, 北洋大学、直隶官员, 以及在津之外籍人士为丁家立举行告别晚宴, 并有器乐演唱助兴。[34]
丁执校十一年, 培养学生无数。学生学成后多成为国家栋梁, 知名人士包括王宠惠、陈立夫、曾养甫、王正廷、王宠佑、马寅初、钱新之等。是年丁家立辞职, 北洋大学堂全体学生拟 《送丁公嘉立序》 为其送行, 序曰: "自近世祸作, 众咸知国家靡学不兴, 于是则创学堂, 谋教育, 举国嚣嚣, 有若发狂。迄于今智者窥神州之学程, 谓佥莫燕赵若, 燕赵丁公所任也。夫庚子之乱, 直隶当其冲, 浩劫洪灾, 生民皆垫。以常理衡之, 则学务之逊于他州, 势所必至也。乃不数年间, 死灰复燃, 且炎炎然, 枯骨再肉, 且艳艳然, 靡不逊已也, 且实驾而上之。桥闻者之舌, 而瞪见者之目。丁公之功, 不其伟矣。"
值第三届学生毕业, 直隶总督袁世凯在津海关税项下拨出银两, 选派北洋大学堂学生赴美国学习, 委派丁家立为监督。[35] 丁亲自带领精心挑选的学生赴美留学。大多数学生直接进入美国各著名学府深造。学生中有后任北洋大学校长的赵天麟博士、曾任卫生部部长的刘瑞恒、曾于张作霖北京军政府中任财政部长之钟世铭、曾任监务稽查所总办之钱万试、曾任交通部路政司司长之刘景山等。
6 月 31 日, 丁与 30 余名学生启程乘船赴美。
7 月, 一行人抵波士顿剑桥镇。稍后, 其他官费赴美学生亦陆续而来, 均由丁家立在美照料协调。同样坐落在剑桥的哈佛学院最受留学生青睐, 年龄尚小的同学则被送进附近的寄宿高中。
当时有报道言, 时过月余, 丁所辞去职位尚无人替补, 报评北洋大学堂难以找到可与丁公媲美之人接此重任。
12 月 18 日, 在有二百多位中日美商界人士参加的全美协会欢迎日本新驻美大使青木周藏[36] 的晚宴上, 丁家立跻身于特邀嘉宾中。
1907 年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五十岁
继续任清政府留美学堂监督, 公事房设于波士顿的剑桥镇。这期间, 亦在哈佛大学兼职授课。
是年, 中国及俄国发生大规模饥荒。《纽约时报》 报道并倡议向中国饥民捐资。此时在美国的丁家立于管理留学生的同时, 去各处讲演, 向美国各阶层介绍中国。2 月 22 日, 《申报》 译 《字林报》 报道 《美士演说中国情形》: 丁在纽约赴美亚公会年宴时即席演说中国之新气象, 共有六端: (一) 爱国之精神渐振; (二) 夸张国家名誉之心日盛; (三) 收回税务铁路管理权之念颇切; (四) 各种人在中国交际往来期于益加亲睦; (五) 整顿国家之陆军; (六) 广开通商场, 任外人前往贸易。
3 月 2 日, 丁家立应邀回母校达特茅斯大学, 向年轻的校友们做了题为 "中国教育之改革" 的讲演。[37]
1908 年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五十一岁
辞去大清政府留美学堂监督职位, 转入美国外交界。
自 3 月 11 日起, 丁家立受聘为北京美国公使馆中文秘书。在华府外交人员雇佣记录上, 年薪为 $3,600。
丁家立启程赴华就任前, 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们推选 9 名代表去波士顿为他送行。有记者描述师生在一起的场景: 几个学生站成半圆形, 将亦师亦友、从不知疲倦的丁围在中间。大家高兴地将他再留住几分钟。平常从无时间娱乐的丁家立, 还为学生们唱了首歌, 他的歌儿唱得真的很不错。[38]
尽管进入外交界, 丁家立继续利用其教育界关系, 帮助联络推动中美教育往来。4 月下旬, 丁还写信给武廷芳 [39], 引荐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的塔夫茨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文 (Lawrence B. Evans) 与其相见 [40]
在美国学术杂志 《华盛顿季刊》 第二卷二号刊发表了题为 "中国历史" 的文章。丁力图澄清西方对中国的各种误解, 向西方学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
1909 年 (宣统元年己酉), 五十二岁
丁家立向哈佛燕京图书馆赠送270卷中文书, 包括清廷通商文书系列及通商章程。[41]
上一年经美国使臣柔克义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照会外交部, 提议并邀请各国在沪商议禁烟事宜。外交部奏上并奉旨于元年十一日, 在沪召开万国禁烟会。中方代表为大臣端方等。丁家立为美国三位参加上海联合国际鸦片委员会的代表之一, 但本人却因故未能出席。[42]
是年, 参加由礼部左参议良揆、法部主事江亢文等发起的世界教育会, 与会的有十一个国家的驻华领馆汉事参赞、学者或曾做过教育的行政官员等。丁家立作主笔起草英文章程, 并在第二次会议时被公举为洋文书记 [43]
为表彰他历年来对中国所作的卓越贡献, 清政府授其三等双龙勋章。
是年, 丁之第三子、时年 21 岁的瑞曼德也加入美驻华外交工作中, 在驻华领馆做带薪实习生。
1910 年 (宣统二年庚戌), 五十三岁
丁家立升任美国公使馆秘书。
正月十四日, 理学会在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召开成立会。此会由中西教育家联合倡议举办, 宗旨是"推进学术交流"。会议选举王劭廉任会长, 伍星联、丁家立任副会长 [44]
夏, 返美。8 月 4 日, 丁家立接受 《纽约时报》 记者采访, 在向他们介绍中国时说: 中国从英国订购了两艘 3000 吨位的军舰, 目前正在英国建造。美国在华的企业蓬勃发展, 旅华侨民不断增多, 中国新兴的大学也为美国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45]
1911 年 (宣统三年辛亥), 五十四岁
辛亥革命。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后, 时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挟洋 (日) 自重以保汉阳铁厂, 10 月 26 日 (农历九月初五), 被清廷革职, 永不录用。盛被革职后, "对其一身之安危颇为忧虑", 既担心被进一步治罪, 又 "深恐遭革命党之劫害"。丁设法帮助盛逃离北京。[46] 11 月 15 日, 盛宣怀特致函丁家立: "家立仁兄大人阁下: 北京聚首, 屡荷教言, 匆促出都, 蒙台驾远道相送, 此情此景, 令人没齿难忘。"
在外交工作中, 丁家立用其所长, 将中国办公文牍译成英文。是年, 他翻译的 《度支部币制奏案辑要》 出版。此举既方便同僚, 亦为美国政府了解中国的政策条文提供了资料。
1912 年 (民国元年), 五十五岁
1 月 1 日, 孙中山成立国民革命政府, 担任临时大总统, 建都南京。
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 直属教育部。第二年 (1913) 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47]
丁被任命为美国驻南京领馆领事。
1913 年 (民国二年), 五十六岁
美国考古界以设于华府的史密斯协会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为中心, 力图掀起综合考察学习人类学及文明史的高潮。计划中包括在中国创建美国考古学校, 以便在史密斯协会统一领导下做全面的国际性考察。起步阶段, 先组织设立地区分会, 美国考古学协会会长威尔森博士 (Dr. H. J. Wilson)、驻华领事丁家立博士及上海教区大主教均成为中国分会委员。
是年 10 月 6 日, 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914 年 (民国三年), 五十七岁
随政治权力中心北迁, 是年 4 月, 丁家立返回北京, 并被任命为美国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使馆的中文秘书。
是年 3 月, 丁的学生、第一届赴美留学生赵天麟被任命为北洋大学校长。
1915 年 (民国四年), 五十八岁
1 月 18 日, 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 "二十一条", 由天津始, 全国开始抵制日货、反对临时政府签字。
1916 年 (民国五年), 五十九岁
11 月 7 日, 丁的小女儿、时年 23 岁的玛丽, 与努德 ∙约旦 (Knud E. Jordan, 1888-1965) 在丹麦驻京领馆登记结婚。努德是丹麦籍人, 与玛丽一样出生在中国。时隔近百年, 他们的后人, 亦即丁家立的曾外孙女 (Anne P. Jordan, 1951-) 于 2011 年受邀访问过天津大学。[48]
是年 6 月, 袁世凯卒。
1917 年 (民国六年), 六十岁
花甲之年的丁家立迎来在北京出生的孙子, 这是二子艾尔伯特的孩子, 与父同名, 为小艾尔伯特。
1918 年 (民国七年), 六十一岁
7 月酷暑, 丁夫人安娜已在北戴河避暑度假, 丁家立仍旧留京工作。7 月 25 日, 丁夫人自北戴河返京, 旋即取道上海返美探亲。丁专程赴沪送行。是年, 三子瑞曼德正在美国驻沪领馆任领事。
10 月 22 日, 丁家立被破格提拔为美国使馆一等秘书兼参事。因丁并非职业外交官出身, 此一升迁在美国外交界创下先例, 证明外交部对丁家立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1919 年 (民国八年), 六十二岁
是年 4 月, 赴美探亲 9 个月的安娜, 乘邮轮取道日本横滨返京。与她同船而来的还有丁的姐姐瑞德夫人 (Mrs. Ryder) 及外甥女爱丽丝 (Alice Ryder) 小姐。
5 月 4 日, 五四运动爆发, 包括北洋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致电北京, 声援、支持五四爱国运动。教育部考虑将北大搬迁至颐和园, 以阻止学生继续参加学运。
5 月 17 日, 丁的二子艾尔伯特抵沪, 在华普路 24 号挂牌行医。艾尔伯特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并在哈佛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前, 他曾在江西九江及美国西雅图等地行医数年。
7 月, 丁家立身体欠恙, 在北京公使馆中的职务暂由派克 (W. G. Peck) 代理。
9月, 瑞驰公使 (Dr. Reinsch) 在 9 月 13 日离职后, 丁家立被任命为美国驻北京代理公使。
是年 12 月, 刚组建的美国亚洲舰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 12 天的访问。丁代表公使馆与中国海军部长萨镇冰将军在火车站迎接舰队总司令戈立夫 (Albert Gleaves) 将军。27 日晚, 丁氏夫妇在府邸为欢迎将军举行了有 200 多人参加的舞会。
1920 年 (民国九年), 六十三岁
年初, 玛丽作为代理公使夫人, 在府邸举行新年晚会, 招待各界人士。
3 月初, 丁家立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医学界会议, 在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开封的犹太人聚居区》[49]。此讲演全文被发表在3月6日的上海 《密勒氏远东评论》 上。
5 月, 结束代理公使一职, 并开始为正式退休做准备。《密勒氏远东评论》 载文: "尽管这位使馆的 '大佬' 到了应当退休的年龄, 中国政府及在华的美国人都在努力劝说他重新考虑这一决定。事实上, 当中国面临风云变幻的世界而不得不卷入无法回避的复杂局势之中时, 她比任何以往都更需要像丁家立这样对华持友好和同情态度的外交官。同样, 在日渐增多的在华美籍人士中, 丁家立对中国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学识也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50]
7 月 4 日, 丁家立夫妇重访太谷, 受到热烈欢迎。
7 月 5 日, 丁家立夫妇在太原参观, 对阎锡山所打造的模范省印象颇佳, 并于当晚在山西大学大礼堂面对 2000 多听众发表演说。
7 月 15 日, 北洋政府代理外交总长陈籙在北海设宴招待丁氏夫妇。
7 月 17 日, 华北美侨协会在六国饭店为丁氏夫妇设宴送行。
7 月 20 日, 北洋大学校友在北京中央公园为丁举行送别会。校友们遵识丁家立为这所中国最具规模的理工大学之实际创始人。
7 月下旬, 丁家立伉俪抵沪。丁氏此行是受上海几个中外团体之邀前来参加专为他举行的各种送别仪式。
10 月 6 日, 丁家立夫妇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上海高校俱乐部为他即将离任而举行的有百人出席的午餐会。欢送会由唐绍仪主持, 老友武廷芳及丁的学生王正廷博士 [51]致辞。与会者一致赞扬丁不仅是向中国传输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先驱, 亦为提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先驱。
10 月 8 日, 丁以其 38 年的中国生活、工作经历, 应邀在上海联华总会 (the Union Club) 举行的美国商会委员会上发表题为 "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四大外交过失" 的演说。[52]
是年 10 月间返美, 休假一年。
1921 年 (民国十年), 六十四岁
3 月 1 日正式退休, 居于加州。
受中国二等嘉禾勋章。
1923 年 (民国十二年), 六十六岁
时隔三年, 丁家立重返中国游历。
9 月 29 日, 上海的英文杂志 《中国周报》 撰文欢迎"特殊的儿子"荣归故里, 因为中国是丁的第二故乡。可以说, 他已经把中美两国都视为自己的家。在中国侨居的数百位美籍人士, 与丁无论是有过私交或是公事往来, 亦或仅闻其名, 都非常熟悉在这个国家处于变革与困惑的期间, 他对中国所付出的友谊。
1924 年 (民国十三年), 六十七岁
在京染病, 迄今未能康复。
是年, 二子艾尔伯特亦从上海返回美国 [53], 后留在纽泽西行医。
1927 年 (民国十六年), 七十岁
为照顾年迈的父亲, 曾做过美国驻天津、广东、上海等地领事的三子瑞曼德辞去在华府外交部的职务, 搬来加州, 就近照顾父亲。
1928 (民国十七年), 七十一岁
5 月, 《中国周报》 专门报道, 丁在加州家中罹患重病, 身体日渐衰竭。
是年, 国立北洋大学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54]
1930 (民国十九年)
3 月 14 日, 丁家立因脑溢血, 病逝于所居地帕罗奥多 (Palo Alto, CA) 地区医院。丁去世时, 距其 73 岁生日尚有三个多月, 实际享年 72 岁。美国多家报刊包括 《纽约时报》 刊登了讣告及丁家立生平回溯。在中国发刊的 《字林西报》 称赞丁博士是远东非常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及教育界的带头人。
丁去世后两年, 夫人玛丽亦于 1933 年 10 月在英国的女儿家中去世。
1. 丁家立, 又译丁嘉立、丁嘉利或丁加立。 2. 编者注: 据《丁氏家谱》记, 丁牧师夫妇共生了八个孩子, 近半数夭折。 3. 编者注: 威廉曾于1900年举贤不避亲地致信达特茅斯大学校长, 向其介绍丁多年努力工作对中国教育产生之影响, 促使董事会讨论并决定授予丁家立荣誉博士称号。 4. "五月初九日 (1872 年 6 月 26 日) 鸿章、国藩联名上书总署, 宜选聪颖弟子赴美肄业, 已收自强久大之效。肄习十五年后挨次回华, 各幼童不过三十上下, 正可及时报效。" (《李文忠公全集 ∙ 译署函稿》, 吴汝伦编,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57, 19—21 页。 5. 蔡绍基 (1859—1933), 广东人, 1882 年入耶鲁大学, 同年奉诏回国。1908 年至 1910 年出任北洋大学督办。 6. 唐国安 (1858—1913), 广东人, 清末、民国初期活动家、外交家和教育家,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7. 唐绍仪 (1862—1938), 广东人, 清末、民国初期政治家、外交家, 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8. 据 《山西惨案》 作者布兰岱述: "欧柏林团队的12人中, 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去了山西。但一共有31个欧柏林校友, 包括传教士、他们的夫人及几个单独的女传教士, 在21世纪前的 20 年时间里曾在那里长短不一地服务过。" Brandt, Nat. Massacre in Shansi. Syracuse, N. 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4。 9. Oberlin College. General Catalogue of Oberlin College, 1833-1908. Oberlin, Ohio, 1909. p.178。 10. McConnaughy Grace. "Notes by Grace McConnaughy placing events at the Shanxi Mission in chronological order from correspondence dated 1882-1899." http://dcollections.oberlin.edu/cdm/ref/collection/shansi/id/209 (2014-07-30)。 11. 王学仁编写: 《山西省太谷县基督教公理会四十年史略》, 2003。 12. 编者注: 程玉香在 《孔祥熙与其创办的铭贤学校》 中述及 "1888 年在县城南大街路西建起总教堂, 起名福音院 (现今太谷师范东校园内), 此之先后在太谷的里美庄、任村、敦坊等地建起布道所或戒烟所, 并在福音院内设义学"。(《山西档案》 2009 年第 3 期) 国民党时期做过财政部部长的孔祥熙便是福音院的第一批学生, 后由教会保送至欧柏林学院读书。 13. 编者注: 丁辞职原因众多, 请参见本书前言。又据 《欧柏林评论》 1888 年对校友情况跟踪所记, 丁辞职原因是"他感觉自己无法切实地领会教义的考量标准, 即他们正在中国从事的 (指在太谷地区传教) 是一个外国人能对大清帝国产生影响力的事业"。换言之, 他认为帮助农民改变现状不如从教育入手改变一代人对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大。见 《欧柏林评论》 1888 年卷 15 第 15 号。 14. 编者注: 天津中西书院 (the Anglo-Chinese School), 又译天津中西学校或天津中西书堂。 15. 见王玉国: 《丁家立与北洋大学堂》, 《天津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1 期。 16. 编者注: 见欧柏林学院档案馆所存校友档案 (编号 1026) 中丁家立填写的表格。但在此前后几年丁均在中国, 待考。 17. 编者注: 此书出版后, 不断再版, 广为初授英文所用。直到 1908 年, 还被选为直隶全省中学堂英文文法教科书 (见 《直隶全省中学堂现行详章》, 《东方杂志》 1908 年第 5卷第 3 期)。 18. 《天津通志 ∙大事记》, 见天津市地方志网 (http://www.tjdfz.org.cn/tjtz/dsj/)。 19. "可知在开办之初, 拟招学生二十名, 分为第一、第二两班⋯⋯第二班学生十人, 拟于天津紫竹林丁家立中西书院及武备幼学堂中挑选, 按照水师学堂章程, 每月在堂饭食而外, 另发赡养银四两。" 见王家俭: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的失败与教训》 (校订版), 北京: 三联书店, 2008, 193 页。 20.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王文韶呈光绪皇帝奏折 <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 (1895 年 9 月 30 日), 载于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 《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 (一)》,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1, 1618 页。 21. 见 《丁加立长校十一年》, 载于 《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校史 (第一卷): 1895 年 10 月- 1949 年 1 月》,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0, 18-21 页。 22. 编者注: 据西文月刊 《教务杂志》 12 月 1 日报道, 称大学堂筹办之初 "最为困难的, 也就是确定一套合适的教科书问题已经被丁家立校长部分地解决了。三年前, 他为自己的学生准备了一套教材, 第一版很快便告罄。现已出第二版⋯⋯可以直接向作者订购" 云云。 23. 见 《国立北洋大学校略史 (1928 年)》, 载于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一)》, 31 页。 24. 王宠惠 (1881—1958), 广东人。北洋大学律例 (法律) 科毕业。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 曾任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等职。 25. 王宠佑 (1879—1958), 广东人。北洋大学堂矿务专科毕业。矿业工程学家。 26. 吴文忠: 《中国体育发展史》, 台北: 三民书局, 1981, 70 页。 27. 编者注: 丁家立在 1902 年 5 月 19 日从天津写给塔克校长的信中说: "我于去年飞回美国并去欧洲, 未及访问母校, 非常遗憾。" (达特茅斯大学劳耐尔图书特藏馆藏校长档案) 28. 编者注: 李鸿章是清廷朝臣中最为丁家立所敬重之人。达特茅斯大学劳耐尔图书特藏馆所收存丁家立文稿中, 为纪念李鸿章而作之文便十之有二。 29. "本省 (编者注: 直隶) 教育工作的成就多赖丁嘉立博士 (Dr. C. D. Tenney) 之力。丁嘉立博士曾被我国政府委任为直隶视学员, 在袁世凯的赞助下旅行全国以建立并视察全国国立学校"。参见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 《中华归主》 (第 1 卷),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159 页。 30. 《丁加立长校十一年》, 载于 《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校史 (第一卷): 1895年 10 月 - 1949 年 1 月》, 42 页。 31. 编者注: 见丁家立于 1902 年 5 月 19 日写给塔克的信。(达特茅斯大学劳耐尔图书特藏馆藏校长档案) 32. 编者注: 据史料, 丁父被葬于圣地亚哥的望山公墓 (Mt. Hope Cemetery)。 33. 见李书田: 《北洋大学五十年之回顾与前瞻》, 《东方杂志》 1945 年 41 卷第 20 号, 50 页。 34. 编者注: 丁的学生赵天麟回忆说, "丁为人颇具才干, 我政府复派其兼办直隶全省中学, 复于保定设高等学堂, 皆由丁负责查巡。故当时全省 '学权' 落于外人之手, 虽丁氏尚属热心服务, 然终非正当之措置。适其时政府将选送北洋学生赴美留学, 故派丁教习率领首途赴美任留学监督"。参见赵天麟: 《王劭廉先生之生平及其治校之往绩与办学之精神 (节录, 1936年 11 月 23 日)》, 原载于 《北洋周刊》 133 期, 转引自 《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 (一)》, 39 页。 35. 见 《各省游学汇志》, 《东方杂志》 1906 年 3 卷第 7 期。 36. 编者注: 青木周藏 (1844-1914), 日本外交家, 于 1906 年出任驻美大使。 37. 见本书第十三篇文章 《中国教育之改革》。 38. 见查理斯 ∙布莱顿 (Charles Brand) 文章。 39. 编者注: 武廷芳 (1842 —1922), 律师、外交官。为李鸿章幕僚, 任洋务委员, 此时奉命出访美国。 40. 见丁家立于 1908 年 4 月 24 日在剑桥写给伍廷芳的信及于同日写给伊文教授的信。密歇根大学图书馆藏档案。 41. 见哈佛图书馆记录。 42. "而美代表丁家立亦未能躬兴。将另派代之者。" 《已酉正月大事记》, 载于 《东方杂志》 1909 年 6 卷第 2 期。 43. 《中外近事述要》, 载于 《东方杂志》 1909 年 6 卷第八期, 247 页。 44. 《天津通志 ∙大事记》, 见天津地方志网 (http://www.tjdfz.org.cn/tjtz/dsj/chongzhen/index.shtml)。 45. 见 《纽约时报》 1910 年 8 月 5 日第 1 版。 46. 27 日清晨, 盛宣怀即躲进了实相寺的寓邸。同日, 当美国使馆参赞得知盛宣怀躲在一日本人家中后, 即联络英国、法国、德国驻北京的外交代表"往见庆王, 得其担保, 不至于盛有害"。最后, 盛宣怀决定乘坐美国方面为其准备的专车前往天津。27 日深夜, 英、法、德、美、日五国使馆分别派出 2 名卫兵组成一支 10 人的卫队, 在美国使馆参赞丁家立和英国使馆参赞巴登的带领下, 护送盛宣怀去天津。28 日晨, 盛宣怀抵达天津后, 换乘德国船 "提督号" 去青岛 "避难", 不久又转到日本控制下的大连。1912 年 1 月 3 日, 盛宣怀乘坐日轮 "台中号" 避居日本神户。详见臧志军: 《危机与忠诚: 武昌起义前后的盛宣怀》, 载于陈明明主编: 《权利、责任与国家》 (复旦政治学评论 第四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07-308 页。 47. 《校史沿革》, 见天津大学官网 (http://www.tju.edu.cn/xxgk/history/)。 48. 据天津大学新闻网通讯员徐延平报道: 6 月 7 日, 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会议楼贵宾室亲切会见了来校访问的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首任总教习丁家立的曾外孙女 Anne P. Jordan 夫妇。⋯⋯李校长对 Anne 夫妇的来访表示诚挚欢迎。他肯定了丁家立先生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建立所做的贡献, 以及在北洋大学建校初期对学校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 表明丁家立是中国高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学校十分重视对丁家立先生的研究。详见天津大学新闻网 2011 年 6 月 8 日报道 (http://news.tju.edu.cn/headline/201106/t20110608_106024.htm)。 49. 编者注: 此讲演稿即是本书第六篇文章 《开封的犹太人聚居区》。 50. Tong, Hollington K. "Dr. Tenney 'Grand Old Man' of the American Legation retires." 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 Sep 11, 1920。 51. 王正廷 (C. T. Wang), 北洋西学学堂毕业。留学日、美, 曾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曾任 YMCA (基督教青年会) 总干事。1919 年 1 月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参加凡尔赛会议, 受到国内舆论界好评。 52. "America's Four Diplomatic Blunders in the Far East." 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 Oct 16, 1920. P. 350。 53. 编者注: 疑其为陪同父亲返国治病。 54. 自 1917 年始, 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 北洋大学专办工科, 法科移并北大, 北大工科移并北洋大学。北洋大学逐渐进入专办工科时代。